3.2.4 QT离散度
QT离散度(QT dispersion,QTd)或称QT间期离散度,是指体表12导联心电图各导联间QT间期存在的差异,是12导联中QT间期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。QT离散度主要反映心室肌复极的不均一性,可代表心室肌兴奋性恢复时间不一致的程度,或心室肌不应期差异的程度。心电工作站中的QT离散度如图所示:(如图3-35)
为了提高精度,减少误差,系统采用了测定连续5个心动周期的各个间期,并取其平均值的方法。其结果在右下方的列表框中显示出来。测定的连续5个心搏,在界面上其波形上方的标志三角形为红色。
用鼠标在要调整的某一导联的波形上点击一下,这个波形就会变成绿色,表示已经选中了这个心搏波形,然后可以按键盘上的“Tab”键或者通过鼠标点击来选择调整的是Q、S还是T的位置,如果波形上面的小竖线为红色,表示您可以调整该点的位置,通过键盘上的左、右键来调整Q、S、T的位置。
右下角的数据视图中数据会根据您的调整自动变换。
右上角给出了选中心搏的色谱图,颜色的变化代表心电波形振幅的变化。通过这种方法,您可以直观的观察QT离散度。
3.2.5 心率变异性
心率变异性(Heart Rate Variabiity,HRV),顾名思义是指心率的快慢差异,所以HRV分析的概念不同于通常以每分钟为单位的平均心率差别,如80/min或120/min,而是分析逐个心动周期的细微的时间变化及其规律。HRV的研究对象只是逐次心动周期的时间差别,罗列人体每次心动周期间的差别可显示出一大堆貌似无序的参数,反映了心率连续的瞬时波动。
心电工作站中的心率变异性如图所示:(如图3-36、图3-37)
需要提醒您注意的是“心率变异性”只有对5分钟或者更长的病历进行分析才有意义。
心率变异性部分包括R-R间期直方图、R-R间期差值直方图、R-R间期散点图、R-R间期差值散点图还包括有R-R间期趋势图和心率趋势图。
R-R间期直方图是对某一个人在一定的时间段(如1h,12,24h)内的R-R间期长度分布的图解方式。其横轴表示R-R间期,纵轴表示在横轴对应的R-R间期下心搏的个数。R-R间期直方图的形态可以很直观的代表了HRV的大小,当直方图显示高而窄时,HRV偏小,相反,如显示低而宽时,HRV较大。还应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的R-R间期直方图均呈单峰形式,有时呈双峰甚至双峰形式,后者更多见于心率变异性较大的正常人。
R-R间期差值直方图是以相邻的窦性心搏的R-R间期的差(以ms为单位)为基础统计出来的。以窦性心搏R-R间期长度的差为横坐标,中点为0。后一个R-R间期比前一个长时,差值为正数;反之,差值为负数。纵坐标为心搏次数。
R-R间期差值直方图代表了R-R间期差异也即窦性心率不齐的程度。
R-R间期直方图代表了心率变化的宏观情况。
R-R间期散点图是以相邻两个窦性心动周期的前一个R-R间期长度RR(ms)为横坐标,以后一个R-R间期RR为纵坐标绘一点。R-R间期散点图直接反映了心率总体变化。有四种形态:(1)彗星状(2)鱼雷状(3)不成形状(4)扇状。后三种为不正常情况下出现的异常图。
R-R间期差值散点图是以前一相邻R-R间期差值为横轴,以后一相邻R-R间期差值为纵轴,所得R-R间期差值的三点图。其散点差值图围绕坐标原点分散在四个象限。差值散点图反映R-R间期差值的离散度,分布二、四象限越多,说明其离散度越大,则HRV大。